進入暑假的你是不是開始意識到面對找工作的迷茫?步入職場前的廝殺太殘酷,面試找工作一頭霧水。有興趣的工作投放簡歷之後萬年不回復,面試之後開的薪水少的可憐。那麽公司到底按照什麽基準提薪資呢?相信這一定是大多數的社會新鮮人的問題。其實不外乎就是你畢業的學校和個人經歷。學校要不是名校的話,是不是就與 “好待遇”無緣?當然不是!新時代,就要有新做法。行千里路,讀萬卷書。趁暑假給自己一個提升自我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好理由,跳出你的舒適圈,勇敢挑戰自己。Listen to your heart! 不要以後再回頭後悔當初不給自己一次說走就走的出國學習經歷,這就是你無論拿來找工作還是跟別人聊天的時候最自豪的經驗。
國內外學士/碩士學位社會新鮮人平均薪資爲例
科系 | 大學畢業 | 國外大學學歷 | 碩士學歷 | 國外碩士學歷 |
---|---|---|---|---|
行政/總務
|
27,920
|
32,920
|
32,580
|
37,580
|
業務
|
33,081
|
38,081
|
38,711
|
43,711
|
硬體/機械工程
|
35,488
|
40,488
|
45,398
|
50,398
|
光電/通訊
|
35,915
|
40,915
|
44,795
|
49,795
|
教育
|
31,838
|
36,838
|
36,785
|
41,785
|
🕵♂為什麼要去國外讀書?
國內外的學習模式不同在哪相信大家常聽到的都是外國人上課很積極,舉手發問競爭激烈。不過為什麼國內外的學生會有那麼不同的差別?在我親自上過國外全英文的課程後,我才發現國外的教學模式最不一樣的是教授對於每一個發問或者想法都會非常尊重。並且都會在最後給你他聽完後的建議還不忘鼓勵你的想法 “Good idea”。教授也會在課堂上用提問的方式來讓同學發揮想像力解決問題,因爲問題的解決方案有很多種,目的就是讓學生打開思維。所以課前的閲讀與熟悉下一堂課程内容都是國外學生與我們最不同的學習模式。
🛫在出國留學前
不知道大家在學期間會不會常聽到很多人說剛出社會工作超難找,大學畢業也才22K而感到未來很迷茫?本來以為這應該都是沒努力過的人再找藉口吧!但是在親身體驗過後才深刻體會到”工作難找“這四個字。當初大學剛畢業就興致勃勃的計劃來一場轟轟烈烈打天下,各類的人力銀行投履歷。想著各家公司打來的面試電話,還花了時間準備各種面試可能問道的問題。然後就是時不時的捏著手機,深怕一個不留神沒接到任何一家面試電話。結果是等了幾個月都沒有當初理想的職位,還差點把自己緊張成神經質(壓力實在是不小)。
一次偶然的機會,回家路上看到國外學校的宣傳單,於是就突然有了大膽的想法。既然一直這麽等下去不是辦法,倒不如給自己一場説走就走的留學歷程。
🛬在出國留學後
剛到美國的第一堂課,簡直驚呆了!發現自己一直覺得在學習方面不會比他們落差到哪裏去。事實證明,他們的學生在跟教授討論起學術一點也不遜色,反而還與教授激烈的辯論起來。教授上課的方式是不會在講臺上重頭到尾顧著講知識點,而是帶著我們模擬場景的形式學習。例如國際學生剛去上課都會安排上語言加强方面的課程,印象非常深刻的課是上Oral Class的辯論。教授隨機把我們分配成2組,每組給一道問題和時間讓我們準備。接下來就是模擬辯論啦,我們用著蹩脚的英文表達觀點,教授時不時的糾正語法錯誤,造就我後來的口語突飛猛進。跟當地的學生無論是交流還是討論聊天,都能談笑風生完全沒有溝通上的障礙。
在國外很快兩年過去後回到台灣,於是將在外學習回來的經驗附到履歷。結果短短的一個月就獲得了三家公司的面試邀請。突如其來的幸福,就像自己拿著 “Golden Ticket” 的閃耀。
🥇這麽貴的 Golden Ticket 值得嗎?
國外留學花費當然不便宜,但如果問我值不值得? 我覺得非常的值得!
雖然身在異鄉, 但是認識了我一輩子最多不同國籍的人, 知道了很多令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文化習慣。原來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有這麽多種方向去看待, 對比之前和現在的想法也改變很多。之前可能覺得做一件事情很難,也容易感到沮喪和自卑。現在的我自信、勇敢,遇到問題都很有動力的解決,每天都期待著趕快睜開眼迎接不一樣的自己。
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今年各校降低入學門檻的機會不容錯過!想了解更多國外學校的最新資訊,歡迎在下方填表,將有專人與你聯繫👇